苹果属于蔷薇科,落叶乔木,叶椭圆形,有锯齿;果实球形,味甜,口感爽脆,是普通的水果,也是最常见的水果,富含丰富的营养,是世界四大水果(苹果、葡萄、柑桔和香蕉)之冠。苹果通常为红色,不过也有黄色和绿色。苹果是双子叶植物,花淡红或淡紫红色,大 多自花不育,需异花授粉,果实由子房和花托发育而成。果肉清脆香甜,能帮助消化。注意:苹果核有微毒,在食用时吐出,预防吞食,即使榨汁也最好去除。 苹果是种低热量食物,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;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,易被人体吸收,故有“活水”之称,有利于溶解硫元素,使皮肤润滑柔嫩。苹果中还有铜、碘、锰、锌、 钾等元素,人体如缺乏这些元素,皮肤就会干燥、易裂、奇痒。把它敷在黑眼圈的地方,可以助于消除黑眼圈。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,相传夏禹所吃的“紫柰”,就是红苹果,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。晋朝郭义恭著《广志》中说:“西方例多柰,家家收切曝干为脯,数十百斛为蓄积,谓之频婆粮”。当时已知“正月二月中,翻斧斑驳椎之,则饶子”。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,来促使多结果。晋代中国种植苹果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了。宋人李调元的《南海百咏抄》,已有咏苹婆果诗云:“虞翻宅里起秋风,翠叶玲珑剪未工,错认如花枝上艳,不知荚子缀猩红。”迄至明代,不但有“夏熟”的“素萘,朱柰、绿柰”,而且“凉州有冬柰,冬熟,子带碧色”(李时珍《洁可玩,香闻数步”,但“味甘松,未熟者食如棉絮,过熟又沙烂不堪食”(见《群芳谱》)。 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,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。欧洲苹果先在山东烟台落户,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,山东青岛和辽宁南部,又相继引种,并开始进行经济栽培。中国除原有苹果属树种外,作为经济栽培的苹果品种绝大部分都是从欧、美、日、苏等国引入的,称为西洋苹果。 营养成分 苹果含丰富的糖类,主要是蔗糖、还原糖以及蛋白质、脂肪、磷、铁、钾等 物质;还含有苹果酸、奎宁酸、柠檬酸、酒石酸、单宁酸、果胶、纤维素、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可食用部分76%。 每100克鲜果含、热量 52 (千卡)、硫胺素 0.06 (毫克)、钙 4 (毫克)、蛋白质 0.2 (克)、核黄素 0.02 (毫克)、镁 4 (毫克)、脂肪 0.2 (克)、烟酸 0.2 (毫克)、铁 0.6 (毫克)、碳水化合物 12.3 (克)、维生素C 4 (毫克)、锰 0.03 (毫克)、膳食纤维 1.2 (克)、维生素E 2.12 (毫克)、锌 0.19 (毫克)、维生素A 3 (微克)、胆固醇 0 (毫克)、铜 0.06 (毫克)、胡萝卜素 0.2 (微克)、钾 119 (毫克)、磷 12 (毫克)、视黄醇当量 85.9 (微克)、钠 1.6 (毫克)、硒 0.12 (微克)。 营养价值 苹果是美容佳品,既能减肥,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。苹果是种低热量食物,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;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,易被人体吸收,故有“活水”之称,有利于溶解硫元素,使皮肤润滑柔嫩。苹果中还有铜、碘、锰、锌、 钾等元素,人体如缺乏这些元素,皮肤就会发生干燥、易裂、奇痒。 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 心血管的保护神、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。 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几率要低。所以,有科学家和医师把苹果称为“全方位的健康水果”或称为“全科医生”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,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,保护肺部免受空气中的灰尘和烟尘的影响。 营养分析 果胶:属于可溶性纤维 ,促进胆固醇代谢、降低胆固醇水平、促进脂肪排出。 微量元素:钾扩张血管、有利高血压患者;锌缺乏会引致血糖代谢紊乱与性功能下降。 可调理肠胃:纤维物有助排泄;对腹泻也有收敛作用。 苹果皮+数片姜煮水:可止呕吐。 可减梨之寒,强化润肺润胃。 秋季润肺糖水:苹果/梨数个+1两百合+石斛15克+南北杏9…… 食用人群 一般大多数人都可以 食用,特别适宜婴幼儿和中老年人食用。 适宜慢性胃炎、消化不良、气滞不通患者食用。 适宜便秘、慢性腹泻、神经性肠炎患者食用。 适宜高血压、高血脂和肥胖患者食用。 适应肥胖人食用,有益于减肥。 不宜人群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: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不宜生食苹果,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,由于肠壁溃疡变薄,苹果质地较硬,又加上含有1.2%粗纤维和0.5%有机酸的刺激,很不利于肠壁溃疡面的愈合,且可因机械性地作用肠壁易诱发肠穿孔、肠扩张、肠梗阻等并发症。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、前列腺肥大的病人: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、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均不易生吃苹果,以免使症状加重或影响治疗结果。 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、肾病、糖尿病患者慎吃。 平时有胃寒症状者忌生食苹果。 |